第21章 夜探苏宅(1/2)
山城中央大学,原山城富商避暑宅。后由南方朝廷军部征收,交付自荆州汉津县来此落脚的苏家人入住,之后更扩建为西式教育体制的中央大学校舍,包含教师与苏家宿舍区。说是这么说,但在战时,这里更像是充斥各种技术人员短期培训课程的地方。正经的大学生没几人。不是不想招人,而是招不到人……
年轻人,特别是读过书的年轻人,在这种时代都想着往战场上跑,为国牺牲奉献。没有人有办法潜心做学问。
再不然,同侪、朋友之间刺激一下,没有多少人能顶着胆小鬼的名号在安全的地方生活。充满着激情与盲目,正是年轻人的特征,直到他们真正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为止。
不过年轻人这么想,不代表他们的父母也这么想,他们会用各种方法阻挠自己的孩子上战场送死。送到严厉的老师身边跟着,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。
这些无法违抗父母意愿的孩子,就成了跟随在中央大学教授们身后的弟子,也是最像大学生的一群人。至少这些人不是短短的一两个月强化培训,就被扔到战场上。
可想而知,这样的人数不会多。所以这里虽以’中央’为名义,建立起大学,但是规模与学生数量并不如外人所想象的多。
这也是为什么光以苏宅为基础,将其扩建,就足以作为一间综合性的西式教育大学。
很多应苏涣这位校长邀请而来教授学问的学者,没有能力在山城置办家产的,就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。虽说这个时代,读书是富足之家才做得到的事情;但两手空空,逃难而来的人可不少。
其实提供的也就是几间空屋子,再不然找块空地起房。要弄个别墅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快,但要建造军营式的屋舍,也没那么麻烦。在战时,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,对很多人来说就够了。
原本跟随苏涣来的苏家人,那些个没有拖家带口的则是一伙人挤在一起。有家人的也看大户还小户,亲疏远近,能安排尽量安排。
毕竟现在属于战时,山城位在大后方,安全是安全,但想要过得舒适,代价可不轻。能够避难来此的有钱人,谁也不会比别人差太多。
想如恒亲王独占一个院子,那是有很多内外因素的。南方朝廷想在靺鞨八部中树立个典型,也有安抚之意;恒亲王也想用这样的方式维持着靺鞨的最后体面,这才有了表面上的待遇。
身为汉人的苏家老爷当然不至于让自己过得苦巴巴,但日子比起在汉津老家的时候,那是远远不如的。老爷都这样了,底下的家人当然也不可能住大房子、睡大床,舒适地过着。
又因为苏宅是跟中央大学凑一起,苏家人也负责大学的各项杂务,所以苏宅几乎可以算是半公开的状态。除了校长的内宅没有让人随意进出外,其他地方不时都会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。
特别是那些前来接受短期培训的兵士,来了又去,去了又来,一批批的。不见得所有苏家人都能记得每一个人的模样,在进出管理上也就做不到滴水不漏的程度。
苏家老爷也没有严格的安全意识。在方便来此求学的人为前提,他的管理是相当松散的。即使是属于苏家私宅的部分,看家护院们也只是守着,不敢和来大学求学的人动粗。
幸好那些真正的兵痞、大老粗们也不可能被派来这种地方受训,苏涣大儒的名号在读书人之间还是很镇得住场子,所以大学至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乱子。
再者与军方合作的研究室都有士兵站岗,这些士兵也不会对大学和苏家的事情不闻不问。不然中央大学在外人眼中,就跟不设防差不多。
这对想要搞事的人,当然是相当好的福音。特别是那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