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作战思想(2/3)
阁不批这事就成不了,户部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妥协,往北再选择地点。最后选择在了镇北台以北的一场草原开阔地上。
镇北台是长城的一部份,里头当然会有重兵把守,骑兵也不在少数。
但是征北大营却不在这里。
一般人会觉得长城作为主要防御手段,主力大军的中军指挥所就应该设在长城以里。
这种想法不能说是不对,而是有些局限性。
征北将军师无疾可不是一般的人,他不会简单的依托山地地形成行防御作战,而是向朝廷申请装备与马匹,大胆地训练成建制的骑兵部队。
他的主要作战思路是,化被动为主动,利用骑兵部队的机动性与黄河的天然屏障,对渡过黄河的北方游牧骑兵进行阻击。
如果对方太过于强大,那么便以少量轻骑进行骚扰。
骚扰的对象是对方作为军粮的羊群。
到你气竭之时,想要逃走,黄河又会成为一道阻碍。
到时候即可用骑兵部队伺机寻找会战战机。
你是骑兵,我也是骑兵。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,这便是师征北的定边方针。
毕竟长城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被游牧骑马攻克的。
师无疾还专门训练了一支用于长途奔袭的轻骑。
只要蒙人也来袭边,这支骑兵就会马上渡过黄河,向蒙国龙庭所在的塔利城进发。
打不打得下塔利城无所谓,只要对经过的牧民进行骚扰,对塔利城进行威胁即可。
一支三千人的骑兵游荡在对方的草原上,铁利可汗没有一万多轻骑是无法将他们合围,甚至驱赶的。
铁利部的骑兵虽然多,一但分兵想要在黄河内外同时用兵,难度是相当大的。
即使征北大营在黄河沿线的战斗有所不利,退到镇北台来那也都是来得及的。
何况榆林长城段以北、黄河折冲地以南还有一个强汉时就建立起来的朔方城呢!
师无疾借用强汉卫青的军事观,以朔方城为征北大营中军所在。
以此为基点,东面控制着河套,北方威胁着铁利可汗的龙庭,进可攻,退可守,使北方游牧无法对榆林及其以南的地方进行骚扰。
也正是因为师无疾这样的军事部署,使得铁利可汗无机可乘,只得与汉国言和。
但如果铁利可汗一统草原,那师无疾这边可就压力山大了。
毕竟人吃马嚼可是一大笔的开销,要不然明朝也不会龟缩于九边了。
所以狄怀庸、胡琏庸等人见到铁利部越来越强盛,这才着急起了边防之事,才促成了刘永铭此次榷场之行。
由于榷场开设的消息传遍了关中,现在有许多等着榷场开业的商贾呆在榆林城中,这使得城中的客栈住房十分紧张。
刘永铭事先就将榷场之事与叶长青说过,叶长青也早派了心腹来到榆林这边,所以刘永铭是不用担心自己没地方住的。
只是现在他一时间没找到一他接头之人。
杜祖琯那更不用担心了。
榆林城中就有经纬票号的分号,杜家一道飞鸽传书过去,早就安排好了杜祖琯的住所。
杜祖琯来榆林的目的有两个。
一是因为榷场的开设榆林这边的银票业务会增加。
她必须带一些现银与银票过来,方便榆林这边的流通,然后再看看榆林分号的业务。
为了配合榷场,榆林分号多少得进行部份整改,或是增加人手,或是规划流程。
她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依杜春琦的要求,与范举见面,并延迟刘永铭去榆林的时间。
刘永铭的确因为柴世荣要杀杜祖琯的事情而耽误了许久的时间,此时杜祖琯也不好意思再拖延,便放了刘永铭而去。
刘永铭本就不是因为榆林盐道上的事情来的,他对这事其实并不太关心。
他的目的在于榷场生意与丁太后姐姐的事情。
所以,刘永铭想要先视察一下榆林榷场之后转道前往神木县,到那里看看太后口中的昭君泪到底有什么异样。
而夏冰母子二人还得去牢城营报道。
发配的人犯主要工作还是给征北大营的兵卒做些辅助工作,也就是所谓的服刑了。
即使征北将军能给个面子,给夏冰一个轻松的工作,但多少也得走个过场。
征